澳洲牛肉

澳洲牛肉產業歷史悠久,為世界各地的饕客生產安全、高品質的牛肉。

澳洲牛肉產量占全世界的 3%,為世界第三大牛肉出口國。

澳洲牛肉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場上脫穎而出,原因多不勝數,包含各方面嚴謹不苟的畜牧標準,造就出全球最健康的牲口,以及在澳洲廣泛採用生產履歷計劃等。

牛肉屠體有多達七十多個部位可供運用,堪稱是所有蛋白質來源中最多樣化的。澳洲牛肉的肉質、嫩度、風味和食用特性豐富多變,是饕客的上上之選。我們的產品種類繁多,不但生產高品質的草飼、穀飼、有機牛肉,還供應和牛及安格斯牛等特定品種的肉品。

雖然澳洲境內各省分和領地都生產牛肉,但是全國有將近一半的牛隻集中於昆士蘭省。澳洲大部分的牛隻以飼養在草原上為主,不論草飼或是以五穀雜糧為畜養飼料的穀飼牛,都是經過嚴格的追溯履歷管理,而且任何形式的瘦肉精都不可使用在牛隻的畜牧過程中。

澳洲牛肉產業可大致分為北方和南方產區。在北方的牧場較少,但規模較大且牛隻數目多,主要品種有瘤牛(Bos Indicus,俗稱熱帶牛,如布拉曼牛),以及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瘤牛雜交種(如杜洛麥牛)。至於南方生產體系則多為牛隻數量較少的小型牧場,主要品種為特羅斯牛(Bos Taurus,俗稱溫帶牛,如安格斯牛及赫里福牛),適宜生長在較溫和氣候的環境。

草飼牛肉

草飼牛肉

澳洲多數肉牛是飼養在草原上,由於澳洲各地在牛隻品種、牧草品質和種類、土壤條件、地形和氣候等方面的差異相當大,因而草飼牛肉的風味、肉質和口感也有眾多風情。

一般來說,草飼牛肉的風味香濃且肉質良好,脂肪的顏色有各種呈現,相較於穀飼牛肉,脂肪多半偏向奶油黃。這是因為草飼牛隻攝取了草類植物中豐富的胡蘿蔔素。有些牛隻品種在基因上也讓脂肪顏色偏黃。而在牛隻品種和草料種類等諸多因素影響下,草飼牛肉的油花呈現也各不相同。

隨著世界各地對天然健康的食材需求增長,人們普遍視澳洲草飼牛肉為健康飲食的重要來源。由於澳洲草飼牛全程飼養在草原裡,因此低脂、低膽固醇,同時還含有豐富的 Omega 3 脂肪酸,因此現在有愈來愈多的消費者會特地挑選草飼瘦牛肉來食用。

穀飼牛肉

穀飼牛肉

穀飼牛依照特定天數以營養均衡、複合配方的高熱量飼料餵育,這種飼養方式能使肉品品質更穩定,提升油花量進而增進肉質的柔嫩、多汁和美味度。澳洲生產的穀飼牛肉,通常在脂肪和肉色上的一致性更高,常見的穀飼天數分為:短期穀飼(約 100 至 150 天)、中期穀飼(約 150 至 200 天)和長期穀飼(200 天以上)。在許多國際市場中,澳洲穀飼牛肉公認是全世界最好的穀飼肉品。

澳洲小牛肉

澳洲小牛肉

小牛的飼養和屠宰文化因各國而異,而澳洲小牛肉則與歐美地區的小牛肉有所不同。

在澳洲,我們不生產「白色小牛肉」,也就是只餵食牛奶並限制運動和日照,大約生長至 18 到 20 週便加以屠宰的小牛犢肉。澳洲實施嚴格的動物福利法規,確保牛隻在開放的環境中以小規模飼養,並餵食牛奶、青草或穀物。

澳洲牛肉烹調訣竅

澳洲牛肉烹調訣竅

並非所有牛肉都一樣,所以適合的烹調方式當然也就各有不同!由於草飼牛肉原本就比較精瘦,因此大多數烹調方式都能節省 30% 的烹煮時間。建議您使用肉類溫度計來檢查澳洲草飼牛肉的烹調熟度,通常會比較快達到想要的成果。

挑選最適合您食譜和烹調方式的肉品,就是成就美味料理的重要開端!烹煮前先讓肉品回升至室溫,並注意不要讓牛肉中的水分流失。料理好的牛排無論是煎、燒、烤,若在切開前能先靜置 5-10 分鐘左右,就會更美味多汁。

大理石油花

大理石油花

油花是最後沉積在牛體內的脂肪,也是動物最先用來儲存能量的脂肪。為了讓紅肉中盡可能形成油花,不論是草飼還是穀飼,牛隻都必須採取高營養、高能量的飲食方式。不同的飼育類型會有不同的成效。

牛隻的基因也會影響油花的形成,像和牛等某些品種便是以大量的油花分布而聞名。油花確實能提升口感,讓肉品嘗起來多汁和美味。「油花等級標準」(marble score)是牛肉評等系統「AUS-MEAT」的評估項目之一,評等時針對肋眼部位的肌肉纖維束間可見的脂肪含量來劃分。

 

油花等級標準是由合格的 AUS-MEAT 評分員採目視進行,以 0 到 9 的分數給分。為油花評分時,除了數量之外,也需考量肋眼肌內可見脂肪斑紋的分佈和紋理。

豐富的牛隻品種選擇

不同牛種的基因特性決定了肉質和風味,再透過育種與雜交等生物技術,造就了澳洲現有牛隻品種多達 60 種以上,每個品種都有其特色和風味。例如,和牛以其豐富的油花和細膩的口感聞名,而安格斯牛則以其肉質柔嫩、風味濃郁著稱。

和牛

和牛

和牛(Wagyu)為亞洲原生的日本品種,原文名字中的「Wa」是指日本,「gyu」則代表牛。雖然來自亞洲,但實際上卻被分類為特羅斯牛種。

和牛將牛肉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以其入口即化的肉質、豐富的口感和鮮嫩度而聞名。

日本有數百年的歷史將和牛作為勞務役用,因為和牛肌肉中的油花能為牛隻提供能量來源,讓牛隻的體力好而耐久度高。

和牛天生容易產生高密度油花,因其油花產生率高以及能提升肉質的特點,和牛還可用於雜交育種計劃來提升牛肉品質。日本最著名的和牛來自於神戶地區。由於和牛的脂肪較軟、含有較高比例的不飽和脂肪、肉質更細緻且肋眼部位較大,在在使得風味更勝一籌。豐富醇美的不只是它的油花分布,品嘗的體驗也令人回味。

除日本外,澳洲目前擁有的和牛數量最多,其中有高達 80-90% 的產量用於出口。傳統上和牛先是生長於草原,接著轉移到高科技育肥場內飼養上相當長的時間,通常從一年到六百天不等,因此,和牛的生產過程要比草飼或穀飼牛長得多。

澳洲和牛的生產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直接培育成和牛種牛、育肥用架子牛或是屠宰用肉牛;另一類用於雜交育種計劃,做為育肥用架子牛,以及屠宰用肉牛。。

和牛具有極高的市場價值,能為您吸引高品味的客戶。

瘤牛

瘤牛

瘤牛(Bos Indicus)品種來自亞洲,適合生長在澳洲北部等潮濕的熱帶地區。牠們光滑的短毛和自然分泌的汗液化學物質,有助驅除牛蝨和寄生蟲。某些瘤牛品種的尾巴也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當牛隻甩尾拍打蒼蠅時,等於朝身體上噴抹自體產生的天然驅蟲劑。

瘤牛通常骨架較大、腿也較長,方便牠們在廣大稀疏的土地上尋覓食物和水源。此品種也是天生的覓食好手,能適應惡劣的旱地天候。

一般人可從牛隻雙肩上如駝峰般隆起的外型來辨認具瘤牛血統的牛隻。駝峰裡面儲藏著脂肪,以備食物短缺的時候供給能量。此外,瘤牛還有大而鬆軟的雙耳和垂皮(胸前的鬆弛皮膚),有助牠們保持涼爽。

常見的瘤牛品種包括布拉曼(Brahman)、杜洛麥(Droughtmaster)、聖達牛(Santa Gertrudis)、布拉安格斯(Brangus,為安格斯和布拉曼的雜交種)以及布拉福(Braford,為赫里福和布拉曼的雜交種)。

特羅斯牛

特羅斯牛

特羅斯牛(Bos Taurus)來自歐洲,常被稱為「英國品種」。牠們生長於較溫和的天候,主要分佈在澳洲南部地區,體表雖有較厚的皮毛抵禦寒冬,但卻少了近親瘤牛那著名的「駝峰」。

由於體型較小,因此不但成熟速度較快,肌肉量也比其表親瘤牛增長得更快。特羅斯牛最著名的品種是源自蘇格蘭的安格斯(Angus),具有驚人的適應性和優良基因,常被用於雜交育種,以改良其牠品種。

常見的特羅斯牛品種包括安格斯、赫里福(Hereford)、短角牛(Shorthorn)、夏洛來(Charolais)、西門塔爾(Simmental)和墨瑞灰(Murray Grey)。

 

產品指南

產品指南

無論是用異國香料醃製燒烤裙肉牛排,還是直接香煎紐約克,相信您都能開心地將一道道健康、美味、可永續生產的澳洲草飼牛肉料理端上桌。

點選此處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