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25

Tableau by Craig Yang 主廚:我們對羊肉的 4 大迷思可能都錯了

嚴選澳洲小羔羊,融合總鋪師辦桌功底與法式烹調,呈現甜美細膩、無羶的嶄新羊肉風味

Tableau by Craig Yang 主廚:我們對羊肉的 4 大迷思可能都錯了

 

說到羊肉,你的腦中浮現的是什麼畫面?是冬日裡熱氣蒸騰的羊肉爐,還是那股濃得化不開的野性羶味?對許多台灣人來說,羊肉似乎總與「帶皮、咬不動、味道重」的印象綁在一起。有趣的是,就連 2025 米其林必比登推介餐廳 Tableau by Craig Yang 的主廚楊子毅,也曾將羊肉列為拒絕往來戶,坦言那是他的「童年惡夢」。

然而,一個深秋的夜晚徹底改變了一切。當他與 RAW 的廚房夥伴下班後,偶然走進一間蔬菜羊肉爐店,一碗清甜回甘、香氣層次分明的湯頭,瞬間顛覆了他長久以來的偏見。那個晚上,不僅開啟了他的「羊肉實驗」之旅,更讓我們有機會透過他的料理,重新認識這個被嚴重誤解的美味。

 

Tableau by Craig Yang 主廚:我們對羊肉的 4 大迷思可能都錯了

 

1、 牠不是「羶」,是「老」:小羔羊與成年羊的風味之別

我們常說的「羊騷味」,問題可能根本不在羊,而在於我們沒選對「羊」。楊子毅主廚指出,羊肉風味的濃淡,其實與「年紀和品種」有著最直接的關係。

台灣冬令進補的羊肉爐,多半選用帶皮的「山羊 (Goat)」,其風味本就較為濃郁強烈。然而,在國際料理界備受推崇的,其實是「綿羊 (Sheep)」。其中,未滿 12 個月、尚未長出永久齒的「小羔羊 (Lamb)」,肉質細膩、幾乎沒有羶味,反而帶有一股清甜的奶香;而成年後的綿羊 (Mutton),風味才會變得厚重。所以,你害怕的可能不是羊味,而是「老」羊味。

 

Tableau by Craig Yang 主廚:我們對羊肉的 4 大迷思可能都錯了

 

2、 不只是羊排:當法式細膩遇上台式澎湃

出身總鋪師世家的楊子毅,血液裡流著台式辦桌的豪邁基因,又在法式料理的殿堂練就一身細膩技藝。他將這兩種看似衝突的風格巧妙融合,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當代法式辦桌」哲學,將整場宴席的體驗,用法式語彙重新詮釋。

這場盛宴的鋪陳,就如同一場流暢的辦桌大戲:

  • 開場海味:先以白葡萄與鹽昆布醬汁襯托刺身,酸甜鹹鮮交錯,再以馬賽魚湯轉譯的暖胃湯品,呼應辦桌菜的「生魚片」與「糖醋魚」角色,為味蕾揭開序幕。
  • 主菜登場:傳統辦桌的「豬肋排、蹄膀」等重量級大菜,在他的巧思下,化身為份量十足、氣勢驚人的「澳洲和羊羊鞍」,完美復刻大口吃肉的滿足感。
  • 經典轉譯:辦桌必備的「紅蟳米糕」,則被轉譯為風味清爽、帶有海洋氣息的「海味 Pilaf 香料飯」;而他的招牌「巧克力豬蜜汁排骨」也緊接在後,致敬父親的辦桌經典。
  • 圓滿收尾:最後的甜點「焦糖米香、杏仁冰淇淋」與「法式小點搭配花生慕斯」,更還原了辦桌最受歡迎的「冰淇淋」與「打包」文化,為整套餐席畫下完美句點。 

 

Tableau by Craig Yang 主廚:我們對羊肉的 4 大迷思可能都錯了

 

3、 3.5 公分、450 公克:科學與經驗淬鍊出的「黃金比例」

美味從來不是偶然,而是精準計算後的結果。為了找出羊肉最完美的狀態,楊子毅與榮獲國際庖丁大賽銀牌的專業庖丁師 Andy 反覆研究,最終為「澳洲和羊羊鞍」這個部位訂下了黃金規格:厚度 3.5 公分、重量 450 克。這個比例能確保肉質在烹調後,兼具菲力的柔嫩與紐約客的嚼感。

在烹調上,他更是反璞歸真,目標只有一個:「我希望它像脆皮豬一樣討喜。」沒有複雜醃料,僅用少許油熱鍋,接著完全依靠羊肉自身的油脂,以平底鍋反覆煎封 3 至 4 次。在起鍋前的最後一抹奶油助攻下,不僅鎖住飽滿肉汁,更烙出「焦香脆皮」的迷人效果,讓食材自己說話。

 

Tableau by Craig Yang 主廚:我們對羊肉的 4 大迷思可能都錯了

 

4、 拆解「鮮」字:羊肉原來是鮮味的催化劑

「說實話,我們對羊肉的認知與味道,非常陌生。」

這或許是關於羊肉最深刻的發現。漢字的「鮮」,為何是由「魚」和「羊」組成?根據南京大學教授吳白匋在〈談鮮〉一文中的考究,清代學者早已提出,「鮮」並非單一味道,而是一種複合式的極致美味。

受到這古老智慧的啟發,楊子毅展開了一場大膽實驗。他將小羔羊肉與昆布、蛤蠣等海鮮食材一同熬煮,驚訝地發現,羊肉不僅沒有搶味,反而像催化劑一般,激盪出湯頭更深邃、更有層次的甜味與香氣。這場探索「未知之鮮」的旅程還在繼續,甚至連台灣原住民的米鹽發酵技法,也被納入了他的廚房實驗室。原來,羊肉不只是主角,它還有作為「鮮味放大器」的未知潛力。

 

Tableau by Craig Yang 主廚:我們對羊肉的 4 大迷思可能都錯了

 

治好你的「羊肉 PTSD」

從童年惡夢到餐桌上的驚喜,楊子毅主廚的故事證明了,許多我們對食材的負面印象,往往源於誤解,而非食材本身。他的料理不僅扭轉了人們的刻板印象,更成功「平復了許多客人的羊肉 PTSD(創傷後壓力症)」。

下一次當你面對羊肉時,或許可以放下成見,勇敢地再給它一次機會。甚至再想想我們的餐桌上,還有哪些被誤解的食材,正靜靜等待著一次被重新認識的機會?

 

出處: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 https://www.flavornews.com.tw/review/1791

作者:Flavor 新聞部 

 

澳洲牛羊肉精選餐桌在 2025 台北餐廳週登場

 

返回產品體驗

 

Back to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