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30

料理新手必看:超市買的牛羊肉,下鍋前到底該不該洗?

學會正確處理牛羊肉,保留營養、守護健康

料理新手必看:超市買的牛羊肉,下鍋前到底該不該洗?

一個讓許多人困惑的廚房問題

「牛肉和羊肉在下鍋前,到底需不需要先用水洗一下?」這個問題,是許多人心中的常見疑惑。特別是當我們在瀏覽網路影片時,偶爾會看到有人習慣性地將肉品先沖水清洗,這更讓「到底該不該洗肉?」成為一個烹飪前猶豫不決的動作。

在這裡,我們先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基於衛生與美味的雙重考量,從有冷藏、冷凍設備的超市或信譽良好的肉舖購買的牛羊肉,是不需要用水清洗的。

那麼,為什麼以前會有「洗肉」這個習慣呢?這得從過去的時空背景說起。

 

從傳統到現代:為什麼「洗肉」的習慣需要被改變?

過去人們習慣在料理前清洗肉品,主要有兩個因素:

  1. 環境衛生挑戰: 在傳統市場中,肉品露天擺放,難免接觸到灰塵、細菌。當時用水沖洗,是為了去除肉品表面不確定的髒污,是環境使然的必要程序。
  2. 冷鏈技術缺乏: 過去從屠宰到販售,肉品常長時間暴露在常溫下,衛生風險相對較高。

 

現代的改變:品質與冷鏈的承諾

然而,時代已經進步。現代化的肉品供應鏈,尤其是如澳洲牛羊肉這類進口的高品質肉品,必須通過嚴格的品管與標準:

  • 全程低溫保鮮(冷鏈): 肉品從處理、運送到超市陳列,全程維持在極度新鮮、低溫衛生的狀態。
  • 專業切割與包裝: 在高標準的加工廠內完成切割和真空包裝,大幅降低了肉品在運輸過程中被污染的風險。

既然現代肉品本身已是高度清潔,用水清洗反而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

用水清洗看似乾淨,實際上卻可能減損你的料理風味和營養,甚至帶來食安上的風險。

首先風味與養分的流失,牛羊肉的鮮美來源於其肉汁及水溶性養分(如維生素B群),用水沖洗會導致這些精華無情流失,使肉的味道嚐起來比較平淡無味,營養價值也大打折扣。

還有可能帶來食安上的「交叉污染」風險,因為沖洗時濺起的水花會形成帶有細菌的氣溶膠(aerosol),能噴濺至一公尺遠的範圍,污染您的水槽、砧板、廚具,甚至波及旁邊的其他食材。因此「洗肉」這個動作非但沒有讓肉更乾淨,反而可能讓細菌擴散,大幅增加食安的風險。

 

建立正確的食材處理新觀念:關鍵在於「拍乾」

既然不該洗,那麼該如何正確處理從超市買回來的澳洲牛羊肉呢?

對於澳洲牛羊肉,您可以完全信任原產地嚴謹的食品安全流程和追溯系統。從有冷藏、冷凍設備的超市或信譽良好的肉舖選購時,烹煮前不需要清洗。 

如果是要煎肉排,只要這個動作就能提升料理品質:輕輕拍乾 

  1. 取出肉品: 打開包裝,將肉品放在乾淨的盤子上。
  2. 溫柔拍打: 用乾淨的廚房紙巾,輕輕拍乾肉品表面的水分與肌紅蛋白(那層常被誤認為血水的液體)。

這個「拍乾」的動作能去除多餘的水分,煎牛排時保持表面的乾爽,能促進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這正是創造出牛排表面迷人焦褐色澤、焦香風味與豐富香氣的秘密!

放心地省去「洗肉」這個步驟吧!這不僅更安全、更有效率,更能完整保留澳洲牛肉的原汁原味,讓你的每一次烹飪,都建立在最專業、最正確的基礎上。

 

完整教學影片

 

澳洲牛羊肉哪裡買

美味食譜這裡找

返回料理祕訣

Back to News